水富营养化引起的赤潮现象是近年来常见的源水污染现象。水富营养化引起的赤潮现象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还会在饮用水消毒工程中产生高浓度的HTMLs副产物。因此,饮用水处理工程需要加药装置来控制源水中的藻类微生物。本文重点讲解饮用水消毒处理过程中药品加药装置微生物控制,以帮助你做好应对赤潮爆发的应急处理。
饮用水消毒工程中常用的加药装置是高锰酸钾和粉末活性炭。高锰酸钾是传统水处理工艺中一种强氧化剂,副产物较少,使用方便。结果表明,高锰酸钾能抑制藻细胞的运动活性,促进藻体清除;氧化二氧化锰则沉积于藻细胞表面,加速藻细胞的沉降量。所以,在赤潮暴发的季节,应急处理主要是用高锰酸钾、粉状活性炭。
高锰酸钾装置在水处理工程中应用时,高锰酸钾浓度和计量不宜过大。过多的高锰酸钾可破坏藻类细胞结构,引起胞质及细胞液外泄,严重影响水处理消毒过程的后续消毒,降低剂效果,并使剂用量骤增。另外,单用高锰酸钾投加器也只能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在实际处理中,用粉状活性炭来改善絮凝效果,还需用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加药装置彻底。
在多次实验结果中,我们发现低浓度高锰酸钾溶液对水中绿藻和蓝藻的破坏作用较弱,但控制效果较强,通过后续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藻类。另外,在处理初期适当加入活性炭或PAC,对水中绿藻进行沉淀处理,可加速藻类去除,减少其它剂的使用。
虽然高锰酸钾投加器可以有效地改善因水体富营养化而引起的赤潮问题,但却是杯水车薪。提高饮用水消毒效果,只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保护,才能有效地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